位错分析

材料的位错分析可以提供大量关于变形和应变表征的有用信息。由于原子列的偏移,晶格中的每个位错都会引起微小的取向变化。尽管单个位错引起的取向差很小,无法使用EBSD准确测量,但是很多同种位错聚集引起的取向变化(晶格弯曲)却可以通过EBSD测量。下图展示了同种符号的位错如何引起晶格扭曲,而不同符号的混合位错可能并不会引起宏观的晶格扭曲。

示意图展示GND导致晶格弯曲,而SSD不会

位错和晶格弯曲的示意图:(左)同符号的位错累积造成明显的晶格弯曲(如塑性变形);(右)不同符号的位错相互抵消,并未造成明显的晶格弯曲。

所有的材料都含有不同类型的位错,某些情况下被称为“随机存储位错(SSD)”。那些具有相同符号的位错会造成晶格产生净弯曲,被称为“几何必需位错(GND)”,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EBSD技术测量GND。

事实上,可以使用EBSD技术测量GND引起的晶格扭曲,这意味着可以使用EBSD导出GND的密度和类型等重要信息。近年来,有许多研究论文涉及这一课题。

位错表征的理论基础是Nye在一次会议论文中首次提出的(J.F. Nye, Some geometrical relations in dislocated crystals, Acta Mater. 1 (1953) 153–162)。在这篇论文里,作者讨论了晶格扭曲和位错密度之间的关系。后来的许多论文也提出了,基于EBSD采集的取向数据,不同的计算位错密度的方法,如下列论文:

在AZtecCrystal中,“位错分析”是一个选配的高级功能模块,它采用加权柏氏矢量(WBV,Weighted Burgers Vector)技术对位错做高级分析。这一技术基于Wheeler等人在下列论文中的工作:

  • Wheeler,E.Mariani,S.Piazolo,D.J.Prior,P.Trimby,M.R.Drury,《加权Burgers矢量:通过晶体材料在二维截面上使用电子背散射衍射限制位错密度和类型的新数量》,J.Microcopy 233(2009)482–494。

这一方法的原理同样基于Nye(1953)的工作,加权柏氏矢量定义如下:

W = 对所有类型位错求和:[露头位错的密度×柏氏矢量]

加权柏氏矢量结果中的“加权”源于EBSD数据的二维属性。相比与采集平面呈低角度相交的位错线,EBSD更容易检测到与采集平面呈高角度相交的位错线。而平行于采集表面的位错线对检出的位错密度没有任何贡献。因此,计算出来的位错密度总是真实的位错密度下限(真实的位错密度总是高于通过二维EBSD测量得到的位错密度)。除了这个小限制意外,加权柏氏矢量法提供了晶体材料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位错类型和密度,且不需要像其他位错分析方法那样需要大量的假设。

和许多已经使用的其他的计算方法(如KAM面分布图相同的像素阵列法)相同,加权柏氏矢量计算的标准方法是通过“微分”方法:即,先计算每个像素点的取向梯度,然后计算贡献该取向梯度所需的位错密度。而AZtecCrystal使用Wheeler等人提出的“积分回路法”计算位错密度,实际上是在面分布图上绘制一系列的柏式回路。正常情况下,柏式回路是在晶体坐标系中绘制的(例如,通过围绕单一位错的原子位置测量柏式矢量),其实它也适用在样品表面。这是个封闭的环路,沿环路周长上每个取向的微小变化都对总的净柏式矢量有贡献。晶体坐标系和样品坐标系中柏式回路的对比如下图所示:

对比晶体坐标系(左)和样品坐标系(右)中的柏式回路

晶体坐标系(左)和样品坐标系(右)中柏式回路的示意图。请注意,两种方法都可以给出相同的柏式矢量(中心紫色箭头,b):在样品坐标系中,柏式环路是闭合的,b就是每步的单个矢量(紫色小箭头)的净总和。而在晶体坐标系中,柏式矢量是回路的未封闭部分。图片修改自论文Konijnenberg et al. (2015)。

在AZtecCrystal中,柏式回路是环绕面分布图中的每个像素点的(用户可定义尺寸和形状),然后计算每个像素点的加权柏式矢量。这种滑动的环状位错分析,对取向测量中的噪声不敏感,因此可以提供更准确的局域柏式矢量的强度和方向。然而,这种滑动完整回路分析法有个缺点:如果环路周长经过另一相或者大角晶界,就不会返回结果。这意味着大角晶界或者相界附近的像素点没有数据。

下图展示了滑动环路WBV法和传统方法得到的位错密度的噪声水平对比效果。GaN薄膜中有许多单根的线位错。采集EBSD数据时使用高精度模式标定,可以获得更高的取向精度,就可以探测到位错引起的细微取向变化(< 0.1°),使用WBV法可以更有效地研究这些位错的本质。与KAM图相比,WBV法得到的位错密度的噪声水平明显降低,位错的分布也更清晰,与相同区域的电子通道衬度像(ECCI)对照可发现,那些线位错都可靠地表征出来了。

GaN薄膜的KAM EBSD面分布图,显示单根位错周围应变很少;GaN薄膜的WBV强度EBSD面分布图,清楚地显示了单根位错;GaN薄膜的ECCI SEM图像,显示单根位错
Weighted Burgers Vector magnitude EBSD map of a GaN thin film showing clear resolution of individual dislocations
Electron channelling contrast SEM image of individual threading dislocations in a GaN thin film

含有线位错的GaN薄膜。左:KAM图,用5x5像素阵列的核;中:滑动环路WBV图,用5x5像素环尺寸;右:电子通道衬度图像,显示了单根位错。注意WBV分布图中低噪声水平使单个位错的分析可能。

WBV方法得到的结果有3层含义

  • 反映面分布图中每个像素点上加权柏氏矢量的强度。如果一个相的主要柏氏矢量长度定义合理,WBV可以转换成GND。然而必须指出的是,WBV的强度(相应的GND密度)将受测量步长影响,如果要做对比分析,需要使用相近的步长采集EBSD数据。
  • 将柏氏矢量的方向显示在样品坐标系中。可以以箭头的形式将每个像素点的柏氏矢量绘制在面分布图上(例如沿着位错列),也可以将WBV投影到极图上。
  • 将柏氏矢量的方向显示在晶体坐标系中。WBV可以提供滑移系的信息。WBV取向可以呈现在彩色的取向面分布上,或者投影在反极图上。

上述的三种表现形式可以提供样品中位错的属性和分布的重要信息,帮助研究人员理解材料的变形机制。

对比变形钛合金中的滑移系

在这个案例中,两个钛合金样品在不同的条件下(应变速率、应变量、温度)变形,利用EBSD分析了微观组织和表征变形的机制。

两种样品的GND位错密度分布如下图所示,差异很小。然而,使用GND分布的直方图可以更容易区分两者的差异。

冷变形Ti合金最小GND密度EBSD面分布图;变形Ti合金最小GND密度EBSD面分布图
EBSD map showing the minimum geometrically necessary dislocation density in a deformed Ti64 alloy

使用WBV法计算的GND密度分布图。左:样品1(加载方向平行于X轴),右:样品2(加载方向平行于Y轴)。注意,样品2的最大GND稍高(样品1:7.6 x 1015 m-2;样品2: 1 x 1016 m-2.)

两种变形钛合金几何必要位错密度的比较图

两个钛合金样品的GND密度分布直方图,样品1和样品2的平均GND值分别为1.25 × 1015 m-2、1.62 × 1015 m-2。

两个样品最大的差别在于柏式矢量的方向。对于样品1,WBV方向在基面上有明显的聚集,接近<a>方向,与主导的滑移系<11-20>(0001)一致。相比来说,样品2中WBV的取向在<c>轴方向上有微弱的偏聚,这与非基面滑移的激活相关,如沿<c+a>柏氏矢量的锥面滑移。

反极图展示了变形Ti64合金中WBV的方向
反极图展示了冷变形Ti64合金中WBV的方向

样品1(左)和样品2(右)在晶体坐标系中的WBV方向投影反极图,仅显示WBV强度高于最大值15%的WBV的方向。

进一步研究晶界界面、界面的旋转轴和样品的织构,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深入地表征样品中滑移系的本质。从上面结果来看,仅对比两个样品中GND密度,不足以发现两个样品各自变形方式的主要区别,而通过柏氏矢量的方向则可以快速地区分两种不同的滑移机制。

相关产品

沪ICP备17031777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31010402003473